聯眾快三
駐溫哥華總領館提醒領區中國公民重視冬季采暖安全******
中新網11月4日電 中國駐溫哥華總領館網站4日發布安全提示,提醒領區中國公民重視冬季采暖安全,謹防一氧化碳中毒。
隨著冬季來臨,居家取暖需求上升。取暖用丙烷、汽油、天然氣、燃料油或木材等燃料未充分燃燒會產生無色、無臭、無味的一氧化碳,人吸入后會引發頭痛、惡心、頭暈、意識混亂及困倦等癥狀,吸入高濃度一氧化碳更可能致命。
據BC省政府消息,2012年至今,一氧化碳中毒已造成該省118人死亡,其中今年8人。11月1日至7日為BC省“一氧化碳宣傳周”,省政府呼吁民眾采取行動,預防發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。
中國駐溫哥華總領館提醒領區中國公民重視冬季采暖安全,聘請專業技師檢查暖爐等家庭取暖裝置,在家中安裝一氧化碳探測器并定期測試,確保探測器正常工作。如懷疑家中有人一氧化碳中毒,或者探測器報警,應立即打開窗戶通風,請所有人到戶外,并致電911或所屬地區的緊急求助電話號碼尋求幫助。
雙彩快三 36%的消費稅,到底是由誰承擔?****** 36%的消費稅,到底是由品牌商承擔,還是由品牌商和供應鏈上的企業一起承擔,亦或直接讓產品漲價,由消費者承擔? 文|《中國企業家》記者 譚麗平 編輯|米娜 頭圖來源|視覺中國 伴隨最后一只靴子落地,“電子煙第一股”霧芯科技迎來了一年來少有的漲幅。 10月25日,財政部、海關總署、稅務總局發布《關于對電子煙征收消費稅的公告》,將電子煙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,生產(進口)環節的稅率為36%,批發環節的稅率為11%,自2022年11月1日起執行。 在此之前,電子煙與卷煙雖然同為煙類消費品,但在稅收上有著明顯差距。根據2009年6月調整的卷煙消費稅稅率,生產環節甲類卷煙稅率為56%、乙類卷煙稅率為36%,批發環節稅率11%。而電子煙被視為普通消費品,征收稅率為13%的增值稅,不繳納消費稅。 電子煙消費稅調整,是繼取締線上銷售渠道、“國標”落地、水果味電子煙被禁售之后,電子煙行業的又一重磅政策。步步收緊的行業標準與監管政策,讓電子煙行業幾乎陷入停頓狀態。而隨著行業核心監管政策盡數出臺,利空出盡,電子煙概念股也迎來大漲。美東時間10月25日,市場份額穩坐行業第一的電子煙品牌悅刻的母公司霧芯科技收盤漲14%,10月26日收盤繼續大漲43%。 消費稅調整,也意味著,電子煙行業暴利的時代即將過去。 電子煙行業專家陳中向《中國企業家》表示,根據公告,生產環節36%的消費稅主要由品牌商來承受,也就是由悅刻、YOOZ等電子煙品牌承擔,跟品牌商合作的供應鏈,包括煙油、尼古丁提供方和工廠等環節并不承擔36%的稅。 不過,記者了解到,到底是品牌商承擔,還是由品牌商和供應鏈上的企業一起承擔,亦或直接讓產品漲價,由消費者承擔?,F在電子煙行業的巨頭們已陷入糾結中,目前多方正在緊張的商量和博弈中。 10月26日,針對是否會調價等問題,悅刻品牌回應《中國企業家》稱:目前正在等(公司的通知),有消息會對外披露。 信達證券輕工行業首席分析師李宏鵬認為,議價能力較強、技術水平較高的上游核心部件廠商的讓利幅度可能較小,當前毛利率較高的品牌商的讓利幅度可能較大,最終實際稅收承擔及各環節毛利率的變化取決于多方博弈的結果。 在過去數年,電子煙行業常常與“暴利”“賺錢”掛鉤。2021年,霧芯科技全年營收85.21億元,凈利潤20.28億元;為悅刻、魔笛、YOOZ等代工的電子煙上游供應商思摩爾國際,全年營收超137億元,凈利潤達54.43億元。根據研究機構Euromonitor的數據,從2019年到2021年的三年間,電子煙的國內行業規模每年復合增長率接近60%。 監管重壓之下,電子煙行業告別了野蠻生長時代。而與之一同到來的,則是霧芯科技等頭部企業未來聚焦在“性價比”上的戰爭。 ![]() 銷量下降 漲價成難題 對于霧芯科技等頭部品牌而言,電子煙征收消費稅的消息終于落地,是件既喜又憂的事。 其意義在于,隨著公告的出臺,國內針對電子煙的監管已告一段落。在生產規范、流通銷售、稅收等方面,電子煙已與傳統卷煙看齊。不過,短期來看,電子煙品牌商、生產商的毛利率也會面臨下降。 根據《關于對電子煙征收消費稅的公告》,電子煙消費稅有兩個環節:生產環節征收36%;批發環節征收11%。 電子煙生產環節納稅人,是指取得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,并取得或經許可使用他人電子煙產品注冊商標的企業。通過代加工方式生產電子煙的,由持有商標的企業繳納消費稅。簡言之,指悅刻等電子煙品牌商。 電子煙批發環節納稅人,是指取得煙草專賣批發企業許可證并經營電子煙批發業務的企業。電子煙進口環節納稅人,是指進口電子煙的單位和個人。 在陳中看來,在品牌商需要消化36%消費稅的情況下,當前品牌商面對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:漲價還是不漲? 陳中表示,目前電子煙品牌有13%的增值稅,再加上36%的消費稅,品牌商面臨的成本壓力不小。如果不漲價,意味著品牌商將自己消化掉新增的36%的成本,而終端價格只有小幅度變化。如果漲價,意味著零售端上漲的價格可能由消費者買單?!白罱K這會成為一道考驗財務部門和公司博弈能力的算術題?!?/p> 據他了解,目前各電子煙品牌的反饋不盡相同,有的表示會漲,有的還在觀望,不過他傾向于品牌商不會漲價?!皣鴺藢嵤┲?,現在電子煙賣的不是特別好,而且市場上還有一些水果味電子煙存貨,這些大家都要綜合考慮進去?!?/p> 一家位于北京昌平區的電子煙集合店店主告訴《中國企業家》,當前沒有收到來自品牌商是否調價的有關通知。不過,自從水果味電子煙禁售之后,店里的客流量已減少了八到九成,收入也大幅下降。另一位位于北京海淀區的悅刻專賣店店主則稱,已連續兩天沒有開張,這是在過去開店的兩年時間里,從未出現過的情況。 華泰研究則以思摩爾國際代工的主流品牌煙彈為例進行了測算。假設生產環節出貨價(品牌商出貨給批發商)15元/顆,批發環節出貨價(批發商出貨給零售商)18元/顆,零售環節出貨價33元/顆;再假設消費稅征收后各環節均不漲價,消費稅征收前,生產環節電子煙需繳納的稅款只有1.93元/顆,消費稅征收后則達到7.28元/顆。也就是說,生產環節將多收5.35元/顆的稅,盈利受損較大,導致利潤率損失約40.3%,而這部分預計將由代工廠與品牌商共同承擔。 相應的,批發環節受影響略小,預計帶來增量稅額1.96元/顆,影響利潤率約12.3%,該部分稅額將由批發商承擔;零售環節不涉及征收消費稅,因此該政策對零售商的利潤率無影響。 ![]() 最后,華泰研究得出結論:生產環節預計盈利受損較大,批發次之,零售無影響。 值得一提的是,生產環節是指從代工廠生產到品牌商出貨給批發商,也就是說代工端、品牌端所受影響會大于批發和零售端。 “目前思摩爾代工的產品,占據了國內幾家知名品牌,包括悅刻、柚子、魔笛和雪加,至少90%的市場份額”,陳中認為,這幾家品牌的決定尤為重要。 財報顯示,2022年上半年,霧芯科技的毛利率為41.41%,較上一年的毛利率有所回落——2019~2021年,霧芯科技的毛利率分別為37.5%、39.99%、43.09%。無論是全額承擔生產端消費稅,還是通過各環節的提價,將消費稅向上下游傳導,對于悅刻而言,想必都不是一項簡單的選擇。 薄利時代 悅刻找出路 近年來,大量新公司涌入電子煙行業的一項重要原因在于,電子煙產業鏈各環節的利潤都頗為豐厚。 據陳中觀察,在電子煙無序監管時代,從工廠到品牌到經銷商,再到終端和消費者,都是由企業自己把控。批發環節毛利率達約20%,零售端高達50%,品牌端和生產端30%~40%,每家品牌略有不同。 也是在這一時期,發展出悅刻、YOOZ、魔笛、鉑德等頭部電子煙品牌。其中,作為“電子煙第一股”的霧芯科技,從成立到上市僅花了3年時間。 霧芯科技于2018年初由前優步中國負責人汪瑩創立,成立不足半年,霧芯科技就拿到了38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,由源碼資本領投,IDG資本和紅杉資本中國跟投。2019年先后完成A輪和A+輪融資,估值達到24億美元。 資本青睞背后,是其飛快的增長速度。2018年,也就是成立第一年,霧芯科技營收就已達1.33億元。到了2019年,營收飆升至15.49億元,2020年、2021年,營收分別已達38.2億元、82.51億元。據CIC報告提供的數據,在2019年和2020年9月,按零售額計算,霧芯科技的中國市場份額分別達到48%和62.6%,排名第一。2021年1月22日,霧芯科技正式登陸紐交所。 ![]() 同一時間,行業也開啟了“野蠻生長”。企查查數據顯示,2019年電子煙相關企業共注冊4650家,同比增長100%。2020年行業再度迎來爆發,全年共注冊相關企業1.79萬家,同比增長284.6%。 但此時,關于電子煙的監管依舊處于空白階段。伴隨著監管而至,電子煙行業迎來降溫。 2019年10月,《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》發布,通告中明確,取締電子煙的線上銷售渠道,隨后所有電商平臺電子煙都被下架。電子煙被迫轉戰線下渠道。 2021年3月22日,工信部的電子煙行業監管征求意見稿,稱“電子煙擬參照卷煙實施監管”。 今年3月11日,國家煙草專賣局制定并發布了《電子煙管理辦法》;4月8日,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(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)發布《電子煙》國家標準。其中明確指出,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外的調味電子煙和可自行添加霧化物的電子煙。 一連串的監管,也讓霧芯科技在二級市場上一路“跌跌不休”。上市當日,霧芯科技暴漲145.92%、收盤股價為29.51美元,上市第四日就創造了35美元的股價高點,市值隨之漲至583億美元。但如今,霧芯科技股價已經跌至1.5美元。 雖然政策監管,是電子煙行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。不過,作為品牌商,霧芯科技的利潤也正被逐步擠占。陳中表示,合規之后,批發端中煙的毛利潤大概有五六個點,零售端的毛利率會在20%~30%,品牌端則為30%~40%。 如今,伴隨著消費稅的征收,未來,霧芯科技勢必要進入更加薄利的“戰爭”。 政策過渡期,霧芯科技業績已有所承壓。霧芯科技半年報顯示,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9.48億元,同比下滑20.07%;歸母凈利潤11.66億元,同比增長109.28%;經調整后(Non-GAAP)凈利潤9.97億元,同比下滑21.04%。作為霧芯科技重要代工商的思摩爾國際,業績也有所下滑,2022年上半年收入為56.53億元,同比下滑18.7%,凈利潤則驟降51.9%,至13.85億元。 實際上,霧芯科技也在謀求新的增長曲線。 今年4月中旬,悅刻舉辦了“悅刻店主共創會深圳場”,透露將向咖啡和口腔護理領域開拓新業務。6月底,悅刻的子品牌“醒刻ON”咖啡店在成都開業,并在半個多月內開出了兩家門店。據36氪報道,門店采取和瑞幸咖啡相似的自提模式,節省了店鋪租金,還采取了相似的會員機制,每月20元的會費,就可以享受立減、免費配送等特別權益。 據《華夏時報》報道,醒刻咖啡店并無太多“悅刻”元素,店內也不售賣電子煙。但店員稱,憑借在悅刻店內的消費小票,可以在“醒刻ON”免費領取任意咖啡,或者享受10元購入會員卡權益(原價為20元)。 一位行業從業者認為,悅刻賣咖啡,或許是在為電子煙業務引流。據其透露,悅刻曾在電子煙集合店向店主推出咖啡相關的優惠活動,比如店內放悅刻的咖啡機,買悅刻的產品可以八折買咖啡。不過,悅刻方對此表示否認,其回應《中國企業家》稱,“這是謠言”。 出海,也是悅刻的一個方向。其最早于2019年開始探索海外市場,已在全球40余個國家積累了百萬量級的消費者。2021年,負責悅刻海外業務的新公司“悅刻國際”正式成立,提速全球化發展。不過,出海必然也會加入與全球電子煙品牌的競爭戰局。 隨著電子煙行業進入新的合規階段,未來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,與此同時,也是行業上下游龍頭企業不斷并購重組的新階段。 參考資料: 《電子煙消費稅出臺,引導行業健康發展》華泰證券 《電子煙消費稅落地,國內行業風險釋放》信達證券 《世衛稱電子尼古丁極易上癮,“電子煙第一股”悅刻何去何從?》中國新聞周刊 |